第257章老朱去茶馆,百姓的赞扬_大明:重生皇太孙,祖父朱元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7章老朱去茶馆,百姓的赞扬

第(3/3)页

科技部,他们来到了一家茶馆。

毛骧要了一个二楼的包厢,坐在上面,可以看到说书先生。

朱元璋很少来这种地方,所以他的表情,有些拘谨。

茶馆里人声鼎沸,老朱浑身不自在。

毕竟上一次来这里,还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不过很快,啪的一声,整个茶楼都安静了下来。

说书先生立刻开始讲述今日报纸上的内容。

“上一期的头版,我们还在讨论皇长孙殿下为什么要为粮食买单。”

“今天的头条,就是一条鞭法的由来!”

“两个月前,在大明的奉天殿内……”

洋洋洒洒数百字,那说书先生又添油加醋一番,将报纸的头版新闻读了一遍。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就是一条鞭法的由来!

众人议论纷纷。

“从新闻上看,应该是快子时了吧?”

“陛下还在批阅奏章,真是辛苦了!”

“是啊,前两年中书省被废,陛下什么都要亲力亲为。”

“看来,大明朝的皇上,还是很关心百姓的。”

“诸位,大明的皇上,算得上明君了吧?”

朱雄英和朱元璋坐在二楼包厢里,居高临下地看着下面的百姓。

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听到百姓们对他的议论,还是很生气的。

如果不是朱雄英拦着,恐怕朱元璋当场就要发飙,这茶楼里的人,怕是一个都活不了。

估计《大明报》也不会有第三期,《金瓶风月》的连载也会夭折。

以前老朱的脾气就是如此。

他不能容忍有人在这样的场合,对他说三道四。

但现在的朱元璋不同了,要知道,他可是受过科学洗礼的。

至少,在这件事上,他比那些儒家大臣要能接受得多。

听着下面人的对话,老朱心中暖洋洋的。

看来,咱们大明的百姓,还是有点良心的。

为了老百姓的生活,老朱不遗余力。

整天在奉天殿勤政,百姓们对朱元璋还是很有好感的。

至少不是有人强行让他们为老朱说好话。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