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固执_魏晋干饭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6章 固执

第(2/3)页

多来学习的后生,就你们两个最磨蹭……”

      念到这里,里正不由停下脚步又回头看了一眼俩人,点评道:“年纪也最大。”

      夏侯仁和陶乌:……

      俩人瞬间领悟,陶乌若有所思,问:“里正,常有学生来跟您学习吗?”

      “那可不,多着呢,尤其是太学里的学生,每月都有人过来。”

      夏侯仁:“里正,我们不是学生,我们是官。”

      “官我也见过不少,那司农寺的官,还有工部的,就常来我们乡下,”里正并不悚,点评道:“我最喜欢的三个官,大将军、傅尚书,还有沈郎中。”

      夏侯仁:“沈如辉?”….

      “对,就沈郎中,可惜他许久没来了。”

      夏侯仁道:“他去治黄河了,才回京不久。”

      里正就叹息一声,“唉,黄河要发大水了是不,你说哪条大河春天会发大水?大家种地都要水呢,按说不该发水才是。”

      陶乌精神一振,问道:“里正也觉得今年不会有大雨吗?”    “那不一定,”里正道:“我是巴蜀人,才到洛阳三年,我就觉得冬天雪少了,我问过几个当地的老人,都说今年春夏会多雨,要我们多种点豆子,少种些稻

      子和麦子。”

      夏侯仁和陶乌对视一眼,问道:“朝廷也如此建议,村民们不遵从吗?”

      里正:“这高粱哪有大米和麦面好吃?粟的产量太低了,老人们都说有雨,但他们说的也不都是正确的,所以听的人不多。”

      “而且种麦子和水稻也需要水啊,春天下雨是好事,”里正叹息道:“秋冬那会儿,我就劝大家少种些麦子,你看,这大片大片的麦子还是种下去了。”

      夏侯仁:“所以大家都没少种?”    “有不听话的人,自也有听话的人,还是有不少人家少种了小麦,今天我们就是劝那些不太听话的人家,”里正道:“冬小麦已经种下去了,我觉得种下去也

      挺好,反正朝廷给的地要养,够种的,只要接下来少种稻子,多种高粱和粟就行。”

      但他们并不打算听里正的。

      “那高粱卖不出价,也不好吃,这几日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