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0、教育改革、百家争鸣
第(2/3)页
方式形成网格,并能够笼罩朝廷的实际控制区域。
那么所有商业活动都将会被统计在册。
到时候谁想再偷税漏税,那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至于因此而兴起的走私行业。
底层的参与者可以不用掉脑袋,因为很多人也是为了找份活干混口饭吃。
其中管事的人以及背后牵扯到的地方豪强,还有贪官污吏等等。
那就必须进行严惩,该杀的就杀,该抓去挖矿的就抓去挖矿。
所以现在的新税收政策,虽然推行下去并没有那么顺利,但是朱慈烺却一点都不担心。
朱慈烺现在着急的反而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问题。
就比如说要全面搞统计工作,这就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
没有可靠可用的人手的话,这些政策就执行不下去。
所以朱慈烺决定不再等下去了。
要立刻着手教育和科举改革……
……
心里面有了决定之后。
朱慈烺在最初的草案上又填充了一些内容,做了一些改动。
到了次日早上开朝会的时候。
各位大臣汇报完了日常工作。
朱慈烺:“各位爱卿,科考方案已经公布了一段时间,除了儒学之外,其他需要科考的内容也已经公布。
反响如何,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前路多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止前行。因此、朕决定对教育制度和内容做出改革,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英明……”文武大臣齐声喊道。
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情况了。
朱慈烺有什么新的改革措施,往往是自己在朝堂上提出来,根本不需要借助他人之口。
不像别的皇帝要搞个什么改革,往往还要迂回一下,由别的大臣先提出来。
大权在握的朱慈烺却不需要这一套。
在君权与臣权的较量之中,朱慈烺占据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
当然是怎么办事效率高就怎么来。
而文武大臣对于朱慈烺刚才说的这些。
当初决定作出科考内容的改革时,他们就知道了早晚会有这一天。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
文武大臣知道反对也没用,那就只能选择支持了……
朱慈烺接着说道:“很好,看来各位爱卿也有锐意进取之心,穷则思,思则变,因时应势而为之,方能解决实际之问题。
关于教育制度和内容的改革也是如此,国子监从此取消,改为大明综合学府,将会从州学和其他参考人员之中招生入学。地方上的州学和县学等学校不变,主要是对教育内容作出改变。
普通的乡镇学校和族学,教学内容以识字和数学这两科为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