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你们知道朕为何不管不问吗?_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6、你们知道朕为何不管不问吗?

第(2/3)页

他们能够追随如此厉害的皇帝,必能在青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甚至他们在后世的史书上,也将会被大书特书。

所以这些家伙异常激动。

一把年纪了还如此激动作甚?

激动得胡子都颤抖起来了。

就不怕太过激动了对身体可不太好?

朱慈烺说道:“两位爱卿不必如此,大喜大悲不利于身体健康,咱们放平心态。世界如此之大,咱们君臣一同努力,以后到处都可以去瞧一瞧,方才不枉此生。

所以你们要保重身体啊!不说太过遥远的地方,像安南与交趾一带。有明确的记载,说那些地方的粮食作物能够一年三熟。这样的好地方,你们不想去看一看?

并且交趾距离大明并不遥远,等到水师强大起来,海上商队四处出行之时,想去那里看一看,想必不会是什么难事。”

范景文回应道:“陛下所言极是,老臣心驰神往,希望有生之年真能去看一看。不过得先将大明内部的问题解决,老臣方能安心去其他地方瞧瞧……”

朱慈烺说道:“说到大明的问题,你们可知朕为何对实际控制区域之外的事务,直接来个不管不问?”

范景文说道:“老臣心中着实不知,但想来陛下心中已有定策,臣等只需遵旨行事即可。”

李邦华说道:“老臣对此甚是好奇,陛下能否为臣解惑?”

朱慈烺说道:“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草原上的情况你们应该都有所耳闻,要有充足的水草,方能养活足够的牛羊,这一点相信你们也都明白。

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假设有着一千亩的草场,它能够养活一万只羊。若只有一个牧民在此放牧,那么他就会控制羊群的数量,不会让羊群过多,亦不会过少。

否则过度放牧就可能致使那片草场毁掉,往后就没法养羊了。除非他获取了更多的草场,否则随意扩大养殖规模,那无异于杀鸡取卵。

但是倘若有十个牧民,共同在这片草地上养羊,那么每个牧民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