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_金钱玩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2章

第(2/3)页

夫妻在一起久了,感情自然会慢慢减淡,当然也有感情一如当初的案例,也不乏时间越久越浓烈的存在,但这些只是小概率事件,不要对自己的运气太有信心,坚信小概率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立足平凡,追求不平凡才是正确的态度。

性,这个话题我不方便跟你说,你去找宝树沟通。

这个世界99%的困难都与钱有关,婚姻也是,衣食住行、儿女抚养教育、浪漫都离不开钱。

但凡有的选择,没有一个女人会认为丈夫将自己舍不得吃的臭鱼头全让给自己是一种浪漫。何况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整日忙于赚钱糊口,也不会有情绪制造浪漫。”

冼耀文端起咖啡,轻笑一声,“说了不少,也是时候抛出戏肉了。”

“戏肉是什么意思?”

“戏剧的精彩部分,高潮。”

“喔。”

“戏肉就是你现在的好日子过到头了,既然你暂时没想好念哪个学校,那我给你安排一份工作。”

“我现在就在工作。”

“不算。”冼耀文摆了摆手,“经营这间咖啡馆,是个人都能做,把你放在这里是种浪费。何况,到了年底,会有更专业的人来接手,在那之前,我打算把这里交给另一个女人来管理。”

“谁?”

“可能是树澄,我安排她在丽池花园管账,每天下午四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日子挺无聊的,让她出来走走,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

“其他可能呢?”

“情人。”

“哦。”孙树莹拖起了长音。

对孙树莹意味深长的长音,冼耀文罔若未闻,“鹦鹉的事务你已经接触不少,我打算让你担任鹦鹉法国的总经理兼鹦鹉全球的副总裁,主要负责专利的全球注册以及收购、投资有前景的专利,给独立发明家提供赞助及代理专利运作。”

“我可以吗?”孙树莹跃跃欲试,又有一点自我怀疑的忐忑。

“鹦鹉和其他企业不太一样,管理起来并没有那么难,想要胜任你的工作,关键是具备对科技发展的洞察能力,并拥有前瞻性眼光。

举个例子,摩托车你天天骑,车把手、油箱或座垫,做出怎么样的调整才会骑得更舒服,这里的调整就可以形成一个专利。

我们做出一个不错的调整方案,并把它注册成专利,摩托车企业若是想按照我们的方案对产品进行调整,他们就要付给我们专利费。

我们研究各种科技类产品的进化方向,并提前设计出下一代或下下一代产品绕不过的专利埋伏在那里,等着收专利费。

这就是鹦鹉的业务模式之一,我称之为‘Patent  dog’,专利犬。

这种业务模式最典型的表现是长年累月打官司,没完没了,官司永远打不完。

我已经收购了德赛兹律师事务所,很快就会改名为德赛兹·维克托,它会配合你的日常工作。另外,维克托是我的律师事务所,由我的弟妹钟洁玲和弟弟冼耀武管理,他们也会配合你的工作。

赫拉巴尔律师事务所是我下一个收购对象,诺伯特·赫拉巴尔律师也会配合你的工作。

美国、英国有我长期合作的律师事务所,我会为你引荐。”

冼耀文看一眼手表说道:“今天你处理一下咖啡馆的事务,明天跟我一起回香港,路上的三天时间,我会一点点告诉你该怎么做好一个副总裁。

下个月1日我结婚,女方是周家的小姐,香港有头有脸的人都会出席婚礼,你也出席,我介绍一些人给你认识。”

“周小姐是你太太?”

“名义上是,实际上不是,不会影响我和宝树的感情,你不用替她鸣不平。”

“我才不会,姆妈自己都不在意。”

“嗯,我走了,明天早上见。”

……

深水埗,冼家。

王霞敏前往新加坡仙乐歌台献唱,百灵鸟般的歌喉和新颖的歌曲让狮城人如痴如醉,歌台天天爆满,数钱数到抽筋,唱上半年都没有问题。

但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她毫不犹豫地回到香港,主持先生婚礼前的准备工作。

婚礼就在楼前的空地举办,酒席也是摆在这里,为了尊重传统,冼耀文兄弟俩身为围头人,酒席上的重头菜自然是盆菜。

三个做盆菜的厨师班子已经到位,在停车场搭建的简易厨房准备着食材,两个做其他菜的厨师班子同样到位,也在准备各种需要泡发的食材。

五个厨师班子为冼家的豪奢而震惊,海陆空各种高档食材一应俱全,天鹅、飞龙一桌三只随意造,虎肉做三吃,熊掌分咸甜口,三头鲍一人分一个,鱼翅管半饱,其他市场上容易买到的更不用说。

五个厨师头子还震惊于一些普通食材的品质之高,就说菜心,绿油绿油、鲜嫩鲜嫩,吃着清新、脆嫩、爽口,比平日所见好不知道多少。

多嘴一打听,才知道冼家有自己的菜园子,蔬菜、粮食都是自己种,鸡鸭鹅、猪牛羊也是自己饲养,为了办酒席,菜园子的存货一口气掏空,得重新来过。

啧啧,这样的大水喉少见,没听说其他大水喉搞自己的菜园子。

王霞敏在七号楼和九号楼之间奔走,两个楼里都有几个心灵手巧的妇女在张灯结彩,本来一碗水端平的原则,两个楼的装饰一模一样。

一路走,她一路哼着歌,先生给她准备了一首歌,要在婚礼当天献唱。

文昌围。

冼光秉来到一个田埂上,冲地里喊道:“四类分子冼光礼。”

随着他的喊声,地里一个中年人快速来到他身前,“村长,地主冼光礼报到。”

冼光秉往四周看了看,随后蹲下,掏出烟盒,发了一支烟给冼光礼,顺手点上火,“光礼,你说这一茬黄豆可以收多少?”

冼光礼吧嗒几口后说道:“我们这里本就不适合种黄豆,又是跟番薯套种,收成好不了。”

冼光秉蹙了蹙眉,“收成不好也要种,黄豆放得住,廿年卅年不会坏,能榨油又能当菜,豆渣还能当饭吃,灾年就靠它活命。”

“灾年真会来?”

“就是天灾不来,人祸也跑不掉,历朝历代,新朝初立,都免不了几场乱局。光礼啊,耀文这孩子有大智慧,他说广积粮,抗灾年,错不了的。

我已经派了三路人出去,一路去惠州墟上买蜂蜜、白糖,一路往羊城走,买压缩饼干、罐头、火腿、腊肉,一路往北走,我听说北边有人培育一种菌菇叫侧耳(平菇),我们这里也能培育。”

冼光秉说着,指了指田里一闪而过的田鼠,“从今年开始,围里不许再挖田鼠洞,一窝田鼠、一个田鼠洞能救一条命。”

冼光礼猛抽几口烟,将不到半公分长的烟头扔到地里,“粮食藏哪里?”

冼光秉的手哆嗦着再次掏出烟盒,派给冼光礼一支,自己点一支,一连抽了好几口才幽幽地说道:“学北边挖地窖,一明两暗,明的那个让围里上了年纪的人挖,我阿爸带头,一半好货藏明窖。

从开挖那天开始,集全围之力,让上了年纪的人吃好喝好。

两个暗的让嘴巴紧的后生挖,藏好东西就把路口堵了,不到灾年不开窖。”

冼光礼脸色一暗,“光秉,阿叔能活到七十不容易。”

冼光秉一脸决绝地说道:“事发了总要有人顶,围里传承几百年的规矩,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