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2章 德政,有多德?
第(2/3)页
们上面提到的六条德政,并不是管仲失重的原文表述,而是儒家人所做出的集中归纳。】
【所以第一点咱们就要先看原文!】
【原文是什么呢?】
【出自于《管子·五辅》】
【开篇名义就说德有六兴!】
【其实人家都说了这是德政,以德治国,只要提起以德治国,你就应该知道跟底层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底层没有权利,只有义务。】
【那么咱们就来看一看底层的义务是什么?】
【所谓德政的第一条,】
《辟田畴,利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修墙屋,此谓厚其生 !》——《管子·五辅》
【翻译过来就是,要让老百姓开辟田野,就是开荒底,让你要修建房屋,然后种植树木,耕作养家。】
【听起来怎么样?】
【是不是感觉还可以呢?】
【一个君王丞相劝勉百姓开荒种田,修房植树,这不是振兴农业的第一个步骤吗?】
【但是!】
【这是齐国呀!】
【咱们都说了,看政策看制度,首先要看是什么社会文化背景。】
【齐国的社会文化背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不是让老百姓去种田!齐国让老百姓开荒种田,老百姓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齐国的土地它种不出粮食,明知道种不出粮食,还要去开荒,这不就等于让全民在地里面挖石油吗?咱们土地里又没有油田,你钻油井干什么?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
【所谓缘木求鱼,不过如此。】
【这就是管仲德政中的大坑!】
【从第一个德政开始,管仲就把齐国底层老百姓往死里坑。】
(我就知道是这样,果然没有辜负我对儒家人的期待,主打一个脱离实际,只讲情怀!)
(什么叫脱离实际,人家管仲对齐国的实际情况比谁都了解,这么干就是在坑齐国的老百姓!)
(这下总算知道为什么要把虐民,贫民,困民的帽子扣在法家了,因为他们把儒家干的事情都放在了法家的头上。)
(兄弟,你直接真相了!)
…………
春秋,
儒家的这些学生们都懵了。
“《管子》是这么看的吗?”
“不这么看还能怎么看?如果把管子放在其他的诸侯国,也许第一条还是不错的,可这是在齐国呀!”
“难道我们儒家真是去坑老百姓的吗?”
这些学子们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因为他们都是怀着崇高的理想进入儒家这个学派的,儒家每一句话都在引人向善,都在为所谓的底层老百姓发声。
可他们现在却看到了一个儒家的圣贤,他竟然在不遗余力地坑害底层老百姓。
这让他们的信仰受到了巨大的污染!
有些人的道心都破了,直接站起身来,宣布自己要脱离儒家学派。
孔子的嘴角狂抽,又来了,又来了,之前讲周公旦的时候,一拨人就离开了儒家,现在讲管子又有一拨人要离开儒家了!
他们儒家到底是掘了谁的祖坟呢?
怎么每件事都能够牵扯到儒家?
但这一次孔子可没有为管仲去申辩,毕竟管仲在齐国干的事情,只要是个人都清楚。
只不过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已。
这就是为尊者讳。
………
孔子不说,并不代表着其他人就这么咽下这口气。
朱熹痛心疾首地质问:
“这么来曲解管仲的治国方针是不是过分了呢?”
朱熹儿媳妇嗤笑一声,“难道管仲他的治国策略从来没有实施过吗?”
“如果实施过的话,那么齐国老百姓是不是第一个倒霉呢?”
这话让朱熹直接卡壳了。
要说管仲的治国策略从来没有实施过,那不是纸上谈兵吗?
一个纸上谈兵的理论没有被验证过,还扯什么治国良策?
但如果实施过,那就证明了管仲把齐国的底层害得有多惨!
朱熹想了半天,只能默默地忍下这一条,毕竟齐国是商业帝国,在商业帝国大力发展农业,这事怎么听怎么不靠谱。
就跟那个博主说的一样,不是每家地里都有油田的,你要让所有的农民都贷款去钻油井,这不是坑人是什么?
就像谁家没有个50万的言论一样!
朱熹就说那第二条呢?第二条总没错吧?
…………
【咱们再来看一下管仲所谓的第二条,以德治国的具体方针。】
【还一样先看原文!】
【原文就是《管子·五辅》中的:
《发伏利,输墆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
【翻译过来就是,儒家总结的那句话:要开源,要发展商贸,让积压的物资流动起来,促进贸易,要让百姓接待过来做生意的商旅,这样就可以让百姓积压的财物流通起来,百姓就能够发财了。】
【那么管仲的做法做法是对是错呢?】
【还是那句话,你得看齐国的社会文化背景!】
【齐国是商业帝国,商业帝国怎么可能会有积压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