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82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1/3)页
为了将胜隆引来,为了留住胜隆,郑玉德在最初的半年内,几乎大半时间都在干这件事,逢难必克,逢人必跪,对胜隆提出的一切要求都满口答应。
他明明知道胜隆将厂址选在了交通便利、运输成本相对低的开发区,会对周边的村庄、水源造成污染,但他还是满口应允,当胜隆敲定厂址的那一刻起,郑玉德就悄悄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
当然,后面发生的一切也就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了。
和周边村民的现场对话会,彰显了一位地方官员全部的智慧和担当,还有面对“上帝”大企业那种无法言说的屈辱和无奈,统统在那个时候郑玉德的身上表露无疑。
郑玉德既不能得罪亲手引进来的企业,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周边村民和环境遭到伤害,果真那样的话,自己就是做了断子绝孙的事了,所以,他不惜冒着“自黑”的政治风险,直接将举报信投到高层,随后,他便“迫不得已”召开了那次轰动省内媒体的对话会。
面对群众的强烈反对,胜隆集团最终理解了清阳市委市政府苦衷,他们表示顺应民意,另择厂址。
清阳市委市政府对胜隆集团的“成全”也表现出最大的诚意,不但按照开发区的标准规划建设新厂址,还答应修一条公路,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
这件事做得非常漂亮,为郑玉德赚足了民意和企意,在选址问题上的一波三折,也推进了郑玉德的施政理念。
可以说荆涛是幸运的,刚到清阳就见证了郑玉德打了一个漂亮的迂回战,同时也是攻坚战,他并没用给企业施压,而是“曲线救国”,巧妙地利用看群众的呼声,使企业甘愿放弃原有的便利,而是将厂子建到城郊荒滩处。
当然,对企业的这种壮举,郑玉德利用媒体资源,对胜隆集团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以至于胜隆几年都拿不下的海外注重环保的大客户,竟然主动跟胜隆签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