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曲艺之乡,东都洛阳_说书仙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4.曲艺之乡,东都洛阳

第(3/3)页

的形容词。

  “曲艺之乡。”

  是的,没错。

  就是这个词。

  原因也很简单。

  洛阳作为京城,在李臻的概念里,如果说繁华的话,人肯定是要比飞马城多的多的。

  而人多,代表着商贸发达。

  这城中先不管什么酒肆茶楼,还是青楼妓院不提,各种衣食住行的铺子肯定就不少。

  更何况,它这里还有个洛河。

  天下间谁不知道咱们的皇帝陛下最喜欢干两件事。

  北上干敌人。

  南下找女人。

  洛阳就刚好卡在幽州、扬州的中间点上。

  是个去哪都方便的中转站。

  甚至在后世,他们这群说书先生就这《隋唐》聊起来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后世那些史学家肯定杨广迁都洛阳有什么“战略意义”的说法是在扯淡。

  不管是修运河也好,还是迁都也罢,他都是为了南下找那些扬州瘦马方便点而已。

  当然了,这是玩笑话。

  可从玩笑话之间,也能看出来,这座洛阳的繁华不仅仅体现在商业上面。和飞马城那种挥金如土的繁华不同,它应该是一座政、商高度合一的城池才对。

  但是……

  为何……

  谁能来告诉告诉贫道,这群卖艺的算是咋回事?

  一路从洛阳南门而入,城门楼自还没走出九仗九呢,他已经看到了两波喷火恨不得对着同行喷的江湖艺人、三个耍猴卖艺的、两个踩缸顶盆儿的,还有个在那表演特么胸口碎大石。

  干啥啊?

  贫道来的是洛阳不是?

  还是说我到了燕京天桥、天津卫三不管、金陵夫子庙了?

  这群卖艺的你堵着路算是凑哪门子的热闹?

  那群说相声的呢?

  说评书的呢?

  要是在搭个戏台子,场面上挂个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几个人在那场什么《霸王别姬》……李臻可能就觉得自己来的不是什么隋唐,而是一脚又穿越到民国了。

  洛阳城在他来的第一天。

  就正儿八经的给他上了一课。

  这里不是什么千年古都。

  也不是什么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现在,请叫它:

  “曲艺之乡。”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