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7章 血宝石(十七)
第(3/3)页
各地督军起来反抗袁世凯。袁世凯一死,国家更是陷入内战。在座的三人,恰好是名义上的北洋中央,实际掌权的皖系与奉系的首脑。
想到这里,吴佩孚沉声说道:“徐大哥,若是何主席命兄弟与英国人打仗,刀山火海,兄弟绝不迟疑。但是看管战俘营,这是想看兄弟笑话么?”
段祺瑞没吭声。他能确定,何锐最初就有打算选吴佩孚,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听了段祺瑞提起,就立刻答应。至于段祺瑞自己,的确是想看看吴佩孚的笑话。至于何锐怎么想,段祺瑞觉得何锐很清楚直系与英国人的关系。
徐世昌是进士出身,并非军头,听吴佩孚这么意气用事,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子玉老弟是不是觉得中国会输?”
吴佩孚连忙摇头,“绝无此想!当年直系接受整编,只是因为何主席击败日本,乃是我中华的豪杰。正如徐大哥所说,此时终于有雄主君临天下。我一人生死何足道哉,却不愿意螳臂当车,留下骂名。”
徐世昌是想促成此事,见吴佩孚回答的慷慨,便趁热打铁,“战俘营总得有个长官,子玉老弟身为军人,自当奉命行事,为何你不肯答应?”
吴佩孚也觉得自己其实没道理不答应,可就是不想答应,只能不吭声。
徐世昌继续说道:“中英之战乃是国战,数十年来,都是别国打上门来,此次乃是我中华吊民伐罪。子玉老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此时国家有用你之处,你难道不想为国效力么?”
段祺瑞与吴佩孚都是一愣。他们之前并不觉得这场战争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但听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震撼之余,一股豪情竟然在心中隐隐浮动。
徐世昌其实不怎么看得起这帮军头,不过段祺瑞是德国军校毕业,吴佩孚又考上过秀才,这才愿意花费口舌,便对两人讲述道:“两位老弟,国家之前与外国交战,外国不过出动数万人,国家无不适竭尽全力而无法对抗。天下震动,国民恐慌。此次大战,动员数十万军队,京师竟然波澜不惊。难道两位老弟就没想过为何会如此?”
吴佩孚稍一思索,有些迟疑的问道:“难道徐大哥认为此战必胜?”
“是否必胜,我不知道。不过如此局面,难道大好男儿不该置身其中?若是子玉老弟觉得英国比中国亲近,便说出来,我等便向何主席言明。若是子玉老弟问心无愧,为何要在意别人说什么?”
吴佩孚沉吟好一阵,终于下了决心。站起身向徐世昌深深作揖,“兄弟糊涂,多谢徐大哥指点。”
徐世昌客气两句,“都是为国家办事,子玉老弟不必放在心上。”
吴佩孚又转向段祺瑞,“多谢段兄举荐。”
见吴佩孚竟然这么能屈能伸,段祺瑞也愣住了。但此时也不能多说什么,段祺瑞答道:“子玉老弟的才干,我北洋兄弟无人不知。既然子玉老弟肯出马,我也好向何主席交代。”
虽然大家还各有想法,至少接下来的这顿饭吃的还算融洽。吴佩孚吃的差不多了,先行告辞。看着吴佩孚的背影,段祺瑞就听徐世昌说道:“段老弟,何主席的气量非凡。此次收复了吴子玉,日后奉系只怕就不敢计较分地的事情。”
段祺瑞叹口气,却不回答。直系之所以叫直系,是因为军官大多来自直隶各地。当了北洋军之后,都在直隶故乡置办土地。何锐搞土改,虽然是赎买,不至于让直系军官们彻底血本无归,但是这个梁子的确结下了。
直系中吴佩孚威望最高,此次若是能收服吴佩孚,只怕真能如徐世昌所说,将这个梁子揭过。
看到何锐地位越来越稳固。段祺瑞虽然没了与何锐争雄之心。却还是只能叹息。
段祺瑞也是从记事起,就没见过真正的皇帝坐稳宝座。现在这至高宝座终于迎来了一统六合的雄主,段祺瑞只从书中看过雄主登基的气象,却没想到史书中所描述的国家蒸蒸日上的气象竟然是真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