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刘大家镇定迎敌
第(1/3)页
冯衍是前汉左将军冯奉世的曾孙,以“冯唐易老”这个词而闻名於后世的冯唐,虽非冯衍之祖,与冯衍祖上亦是同出一支。衍者,名族之后也。其人素有智谋,汉末王莽当政之时,他隐居不仕,后新代汉,他亦仍不肯出仕,再后来,因见海内生变,遂出仕为廉丹掾吏。廉丹向来都很看重於他。且待冯衍奉召,夤夜来到,入帐以后,廉丹将王莽的诏书出示与他看。冯衍看毕,心头暗喜,於是进劝廉丹,说道:“张良以五世相韩,椎秦始皇博浪之中。将军之先,为汉信臣;新室之兴,英俊不附。今海内溃乱,人怀汉德,甚於诗人思召公也;人所歌舞,天必从之。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兴社稷之利,除万人之害,则福禄流於无穷,功烈著於不灭。何与军覆於中原,身膏於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举张良为例,建议廉丹屯兵大郡,以待时变。奈何冯衍之言,尽管是明智之议,廉丹身为新朝显贵,久受莽新之恩,却是思来想去,不敢接受冯衍此议。冯衍叹息说道:“方今天下,反者如沸,民之厌新,由此可知。徐兖贼众,合计百万,声势已大,而太师公与将军放纵部曲,掠民甚残。将军今不听我言,若必奉旨进战,败绩已可见矣。”廉丹知道冯衍说的可能是对的,然而终是不能听之。
於是,次日,廉丹与王匡会见,两人计议进战事。
王匡昨天晚上也没睡好,已经和他的掾属们商量出了一个进战之策,他说道:“前景尚、王党所兵覆身死者,闻系徐兖诸贼用曹幹之谋故也。曹贼狡诈有谋,其众亦多,探报得知,定陶、东郡境内,合爰曾、刘诩诸贼部,贼约四五万数,我之愚见,定陶、东郡不可即攻。刘昱盘踞巨野、陈定,其虽合董宪贼部,亦有贼众四五万,然刘昱无谋,且探报闻之,刘昱与董宪有旧怨,董宪之入巨野、陈定,本非刘昱之所愿,因刘昱与董宪现在是甚不相睦,巨野、陈定可为王师先攻之处!”廉丹担心地说道:“定陶、东郡在巨野、陈定之东,楚、沛在巨野、陈定之西,若先攻巨野、陈定,则万一定陶、东郡之曹贼与楚、沛之杨音等部贼,齐往去给刘贼、董贼助战,我军岂不陷三面皆敌之险境?可该如何是好?”王匡说道:“这好办!刘贼、董贼两部合计,不过也就是四五万贼众,你我以精锐五万往攻之;余下之数万兵,则便分别布置在此五万精锐的两翼,曹贼、杨贼等若是果敢来相助刘贼,就以两翼应之即是!”廉丹仍是担心,说道:“明公,陈定、巨野的位置不好啊。这两个郡位处在东郡、东平、鲁、泰山、东海、沛等郡之间,而又於今自东郡到沛郡,俱遍是贼也。如此,就算是王师收复了陈定、巨野,下一步怎么办?恐怕反而会有将我王师自陷於群贼的环伺中之险呀!”王匡说道:“将军只看到了其一,未看到其二。”廉丹问道:“明公此话怎讲?”王匡说道:“巨野、陈定两郡的确是周边皆贼,这一点,将军说的没错;但是,正因为其周边皆贼,这两郡只要能被你我收复,反过来,岂不也就是完全可以借此,阻断徐兖诸部贼之间的联系了么?这对你我,非但无害,且是大利。你我随之便可从容用兵,将诸贼各个击破,将军,这一点你没有看到啊!是以我说将军是只看了其一,未看到其二。”廉丹哑口无言。虽然他还是认为先打山阳、梁郡的话,会比较冒险,可王匡所言,只从表面讲,亦是有理,他无可反驳矣。
廉丹无可反驳,王匡又是主将,遂乃便就定下,就用王匡之此策,开展下边的进战。首先进攻山阳、梁郡,或更准确的说,是首先进攻梁郡,——毕竟梁郡在山阳的南边;其次,待克山阳、梁郡以后,分兵四出,分别再进攻东郡、东平郡、鲁郡、泰山郡、东海郡、沛郡等郡。
大军开动,需要准备的时间。十天后,七月底的这天,天气正热时候,冒着酷暑,除掉留下了数千人驻守陈留,看管粮秣以外,余下的十余万大军悉数出营。
按以王匡之计,分成了三个大的作战集团,主力集团共五万人,开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