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图复兴刘昱东取(下)
第(3/3)页
丈你说呢?”陈直看完了刘小虎的来书,将来书放下,他说道:“曹幹此议,确不可听,攻取东郡不必着急,唯是莽逆将遣兵来兖此事,不可不重视。郎君,昨天你我议定,待尽收梁郡以后,便转取丰、沛,此事须得抓紧。”刘昱点了点头,说道:“姑丈此言,才是正论。”思忖了下,说道,“梁郡现只余杼秋一县,犹负隅顽抗,尚未攻下。我今日便传檄刘英,令他三日内,务将杼秋拔掉!等杼秋打下,作些休整,我便亲率主力,往取丰、沛!”陈直抚须说道:“丰、沛一下,我之鲁南、山阳、梁郡就能连通一片。到时,莽逆之伪军纵来,我部也可进退自如矣。”越想曹幹建议自己和他共取东郡这件事,刘昱越是不开心,他说道:“姑丈,曹幹莫不是把我当三岁孩童么?居然提出让我为他做嫁衣的这种建议!姑丈你说,我要不要回封檄书与他,指出他的用心,我已看破!”陈直连忙劝阻,说道:“郎君,曹幹之心,你我看透即可,莽逆之伪军将至,候其至后,郎君还需要曹幹为郎君当其锐,我之愚见,现尚不宜与他闹撑,斥责他的檄书暂且不写为宜。待到来日,击退了莽军,再做计谋不迟。”刘昱哼了声,说道:“也罢!就听姑丈你的。”陈直思量片刻,说道:“郎君,给曹幹的回书何时写都行,樊大率的使者前日来到,正式提出了‘联合徐、兖各部结盟’之此议,却这件事,得尽早给樊大率回复啊。郎君考虑的怎样了?”刘昱说道:“樊崇其势虽强,草莽氓民也,今若推其为主,……姑丈,我所虑者,日后我焉不就居他之下了么?我复兴汉室之此壮志,何以再行?”陈直说道:“莽逆之伪军将至,我山阳郡首当其冲,至时少不了需得樊崇等各部相助,以我愚见,能屈能伸,大丈夫也,郎君今何不暂掩远大之壮志,稍屈英雄之身?便允了樊崇之所愿,就暂举他为盟主!如郎君所言,樊崇不过一乡野愚夫,今其虽势强,假以来日,必不能与郎君相比,到那时,何须郎君自呼,豪杰拥戴,民心在汉,樊崇自主动让位於郎君矣。”山阳、梁郡两郡在手,算上鲁南,已有两郡半之地,刘昱现而下的心态是一天一个样,端得堪称越来越的壮志充盈,——之前最先获知曹幹“组盟、举樊崇为盟主”的这个建议时,刘昱虽不满,但也不算反对,但现在,说老实话,他连“光汉将军”的这个旗号都已开始嫌小,觉得不够响亮,想要换个更响亮的名号了,还真已是不太乐意举樊崇这个乡野愚民为盟主,不过陈直说得对,他勉为其难,说道:“好吧!此事也听姑丈的!我便给樊崇回复,允举他盟主。”
翌日,刘昱再次接见樊崇的使者,告诉了他,愿举樊崇为盟主。
樊崇的使者得到了刘昱确切的回答,未再在刘昱军中多待,当日便启程还城阳,去向樊崇回禀。於这使者离开后的第四天,刘英攻下了杼秋。又休整了四五天,刘昱亲引部曲,往攻丰、沛。丰、沛两县北为鲁南,西为山阳,南为梁郡,三面都已被刘昱的地盘包围,区区两县之地,其所隶属之沛郡又不敢遣兵来援,刘昱部到了两县城下,三四日内,两县皆克。城克之后,刘昱亲到县中,垂吊刘邦遗迹,所见所闻,使他恍有时空错换之感,体内刘邦遗留给他的血脉如似龙吟、如似江河奔涌,刺激得他坐卧不安、夜不能寐。刘邦举事之时,已四五十岁,於今刘昱才二十四五,单从这方面比之,刘昱“青出於蓝而胜於蓝”可当之无愧。刘邦肇建汉室的事业能够成就,身为刘邦的苗裔,他刘昱光复汉室的事业,又有什么不能成就的道理?在丰县城,刘昱把“光汉将军”的旗号,转授给了刘英,同时,又制了“辅汉将军”、“翼汉将军”、“佐汉将军”的旗号,分授给了刘永、陈直、孙卢,自打出了一面新的旗号,“柱天都大将军”。夏末的炽烈阳光下,丰县城头,一面面高大鲜艳的旗帜傲然招展。在刘邦故里,以刘邦后裔的身份打出这样的旗号,政治意义巨大,消息不胫而走,徐、兖震动!
城阳,樊崇营中。
樊崇是在与徐宣等议结盟事时获知的此讯,暂止住了话头,他抚须喟叹:“刘将军志不可测。”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