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耿阿驹膺服降从(中)_赤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耿阿驹膺服降从(中)

第(1/3)页

  刘昱营中,刘昱闻知了曹幹集众围攻定陶县城,颇是吃惊,与陈直等说道:“前时曹幹来书,进策我与他合兵,共取定陶郡,我未用之,不意他遂引其一部而往攻之。其入定陶郡以来,观诸从昌邑传来的军报,他相继已得乘氏、㢉县,又数败定陶郡兵,今竟已围定陶县城。姑丈,你觉得这定陶县城,他能不能打下来?”陈直抚须沉吟稍顷,迟疑说道:“只从军报上的内容来看,尚难判断。然以我估料,常理言之,定陶县城乃定陶郡的郡治,是座坚城,又军报上说,定陶都尉刘孔现领兵在外,闻得定陶县城告急,他一定是会回援,内则固城凭守,外则有援兵来救,曹幹兵力有限,纵集众围攻定陶县城,所用之兵至多也就数千,以此数千之兵,或是难以将定陶县城攻得。”刘昱勾下头,想了会儿,抬起头来,不复再言,拍了下案几,命令道:“传我军令,加紧对睢阳城的攻势,务必争取早日将睢阳城攻下!”又令帐下吏,“请我的贤兄来。”这位“贤兄”,说的不是刘宣,是刘昱新近才与叙过辈分的刘永了。帐下吏接令,即赶紧的去刘永营中请刘永过来。刘永到后,刘昱与他商量攻睢阳事,不必多说。

  定陶郡,济水西岸,定陶县城。

  城之西、北、南三面,现皆营垒相连。北边的大营,是曹幹部的主营;西、南两面的数座小营,是曹幹部的别营。西、南的这几座小营,主要用途不是攻城,是看住定陶郡兵在县外西、南两边的那两座营寨。大营的望楼上,曹幹负手南望,眺看南边十余里外的定陶县城,遥相望之,只见定陶县城占地甚阔,与昌邑城大致相当,城墙高耸,箭楼、角楼参差而立,并在城墙上每隔一段较长的距离,筑有一座突出於城墙之外的敌楼,——敌楼中能够驻兵,因其突出在城墙之外,在当敌人攀附城墙攻城的时候,敌楼中的驻兵便可以从侧面配合城墙上的守卒杀伤敌人,及在城外,环绕着一条宽阔的护城河,且於护城河的内岸,城墙的外边近处,还有一段段临时垒砌起来的羊马墙,单论这定陶县城的防御外观,不说固若金汤,端得亦可称是刁斗森严!望之良久,曹幹叹道:“好一座坚城。只从远望,足可便令怯者生畏矣。”

  张曼等俱随从在侧。

  邓充笑道:“敢问郎君,可有生畏?”曹幹望着定陶县城,摸了摸颔下短髭,说道:“弘仁,‘畏’,也是分很多种的。有怯者之畏、有智者之畏、有仁者之畏,你可知这其间的区别?”邓充想了一想,说道:“郎君,怯者之畏是怯懦,智者之畏是甚么?是明智么?仁者之畏……?下吏不能知了。”曹幹说道:“仁者之畏,畏的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别人的安危。放诸天下,天灾人祸之际,仁者畏之,因怜畏百姓将受苦害之故;放诸兵战,克坚遇强时,仁者畏之,因怜畏部曲也许会受到较大伤亡之故。你问我有无生畏?我实话说吧,我实已有生畏啊!”邓充肃容说道:“充知矣!郎君之畏,仁者之畏也。”张朗在旁叹息说道:“古之名将,皆言爱兵如子,然古之名将,所以爱兵者,如吴起之流,负粮吮痈,只是他们的权术,他们是真的爱兵么?并不见然,他们更多的只是为笼络军心,促使部曲为他们卖命。唯有郎君,是真心爱兵,真心的爱惜部曲们的性命啊。”邓充对张朗的话表示赞同,附和了两句,然后说道:“定陶城坚,诚不易攻,不过现今郎君‘调刘耿出城、出营,来援定陶城’之此策已然得成,其部兵马已在来援定陶县城的路上。只要我部能将其部歼灭,定陶县城虽坚,不攻可以下矣!”

  说到刘孔、耿纯部已在来定陶县城的路上,曹幹微微蹙起了眉头。

  不错,刘孔、耿纯确是已率部出了葭密城和葭密城外的营,但在来定陶县城的路上,他俩却极其小心,斥候再三侦探,曹幹部至今尚无设伏的机会。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庄郎部中伏被歼才是多久前的事?刘孔、耿纯焉会不多加戒备?唯是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