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耿纯下马麾军行(中)
第(1/3)页
耿艾看去,说话之人年有三十余,仪表堂堂,穿着武官的袍服,戴着大冠,乃是定陶郡的都尉刘孔。今次议事和上次议事不同,上次耿艾召吏议事的时候,还不能确定曹幹备战的意图,因此他只召了他的郡府的吏员商议,这一回,曹幹部的先锋已至乘氏,故刘孔也被他请了来。
闻得刘孔出言,耿艾问他说道:“刘公,为何不可?”
“明公,巨野大尹娄政的前车之辙未远,我等岂能不鉴之乎?”
耿艾问道:“刘公此话何意?”
“昌邑为何失守?其中固有刘宣卖主投贼之原因,然同时亦是因娄政几次三番的遣兵出援之故啊!若非是娄政一再的遣兵出援,从而致使了昌邑的防御空虚,曹贼又哪里来的机会,居然能以其数千之众,而袭昌邑得手?明公,昌邑为何失陷的这个教训,你我不可不鉴之呀!”
阮原瞪大了眼,说道:“刘公,你这话不对吧?”
刘孔问他说道:“何处不对?”
阮原说道:“刘公,昌邑最终的失陷,的确是与巨野大尹娄公几次三番的遣兵出援,从而导致了昌邑城城防空虚有关,可咱们也不能因此,就坐视曹贼部围攻乘氏而不往援吧?孤城无援,士气必低,军心必散,焉得久守?郡中若不往援,乘氏早晚必失!乘氏失后,曹贼部便可长驱直入,肆虐於我郡中矣!到至那时,敢问刘公,怎么办才好?刘公此议,好有一比。”
刘孔问道:“何比?”
阮原说道:“买椟还珠,得不偿失也!”
吃了阮原的讽刺,刘孔却也不气,他抚须说道:“我熟读兵书十余年矣,孤城无援,势难久守之理,我焉不知?乘氏一旦失陷,曹贼部就将畅通无阻,可直入我郡腹地,肆虐诸县,此害我又岂会不知?我所以建议不援乘氏者,只是建议暂时不要援助,并不是一直都不援助。”
耿艾问道:“刘公,‘暂时不援,非是一直不援’,这话是何意思?请公仔细说来。”
刘孔说道:“明公,我先对我方才所说到的‘昌邑为何失陷的这个教训,你我须当鉴之’此话,做个补充吧。我看阮掾他好像是并没有从‘昌邑失陷’这件事中,汲取到真正的教训。”
耿艾答道:“刘公请说。”
刘孔先是环顾了堂中诸吏一番,重点把视线在阮原的身上顿了一顿,然后这才接着说,说道:“明公、诸君,‘昌邑视线’这件事,带给咱们的最大教训是什么?最大的教训不是‘不该出援’,而是‘不该在没有必胜的把握前,就匆忙的一再遣兵出援’!明公、诸君啊,昌邑之所以失陷、娄政之所以身死,归根结底,就正是因为娄政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之情形下,盲目的一再派兵出援,由此,不但无助於前线的战事,该丢的县城一样还是丢;且还把昌邑县城的城防搞得空虚了!最后的结果怎样?已经都摆在咱们的面前了。昌邑城也丢了,娄政也被刘宣弑杀了。巨野全郡如今皆为贼域矣!明公、诸君,我所言之‘教训’,即此教训是也!”
这话一说出来,满堂诸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观他们神色,俱是对刘孔的这番话表示赞同。
就连阮原,亦是张口结舌,无言再对,只能承认刘孔说的不错。
耿艾亦以为然,连连点头,说道:“刘孔所言甚是。昌邑失陷带给我等的最大教训确乎即此!”
刘孔抚须问道:“明公、诸君,都赞同我的这番话么?”
耿艾代表堂上诸吏,说道:“刘公,都赞同。”
刘孔说道:“都赞同的话,那我现在就可以回答明公适才所问我的问题了。‘暂时不援,非是一直不援’是何意思?明公,诸君,曹贼部近来连克巨野诸县,就连昌邑也被其打下了,可以料见,其部士气於下必是正锐!并且,他更是刚在戚亭等县,新近裹挟、强征到了六千的兵马,此是其众现亦正盛。彼之士气既然正锐、其众既然正盛,则我敢请问明公、诸君,若於此时,咱们却依了阮掾之议,竟遣兵马三千,往援乘氏,结果会是何如?”
耿艾想象了下,蹙眉说道:“军报言之,曹贼部众至万余,如刘公所言,其士气现又正锐,只怕是我之援军非其敌手。”
“然也!明公、诸君,莫说是如阮掾所请之‘三千兵马’了,即便是咱们倾巢而出,把咱们定陶县现有之五千余郡兵、县兵悉数遣出,往援乘氏,值此曹贼部士气正锐、贼众正盛之关头,咱们也十之八九,不会是他的对手!这样一来的话,巨野大尹娄政的覆辙,我等不就重蹈之矣?是乘氏未得救下,我县城防已空!故而,阮掾自请兵马三千,现即往援乘氏此议,断然不可用之!阮掾此议,在我看来,不是为救乘氏,而是自投狼口,实是正合了曹贼的心意!因此,明公、诸君,我认为暂时来讲,我等不宜再遣援兵,往援乘氏。”
阮原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他瞪着刘孔,说道:“刘公,那你说,何时往援为是?”
“郡府已遣张黑引兵千人往援乘氏。乘氏本已有县兵两千,加上张黑所率之此千人,是守卒而今已计三千。以此三千之卒,守一乘氏县城,短日内,曹贼部士气再锐、其众再盛,也肯定是能守得住的!那么,以我之见,明公、诸君,我等不妨就先观望一下乘氏的攻守战况。且等乘氏守上一段时间,挫了曹贼部的锐气之后,我等再遣精锐,往援乘氏不迟!”
主簿鲍秉拍手笑道:“刘公此策大善!曹贼部的士气现在再锐、其众现在再多,到底是贼,贼也者,以利合聚耳,咱们便先让他们攻一阵乘氏县城,久攻不下之余,曹贼部的士气料之定然就会衰落,其众不见得利,料之亦定然便会起散还之心。鄙谚云之,‘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待到那时,明公、刘公再择我兵之精锐,径往击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