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丁部纵兵进城(三)_赤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丁部纵兵进城(三)

第(2/3)页

与诸吏说道:“这位是我的老师,姓苏,苏先生。苏先生早前在荏平曾为吏多年,博学多才,治政有方。自今日起,亢父县寺的大小事宜,亢父一县的大小民政,我就尽皆委於苏先生担负之。苏先生虽然是位大才之士,毕竟是外县人,刚来贵县,对贵县的民情、各方面的情况都还不太熟悉,诸君皆是本县人,土生土长,对贵县本地的情况那肯定是比苏先生要熟悉得多,君等日后须当尽心尽力,佐助苏先生。”

  依然是这两个曹掾带头,诸吏齐声应诺。

  一则,这两个曹掾,是唯二肯留任的亢父县寺的大吏,曹幹在得了亢父县寺的当天,就和他俩见过了,并这几天,曹幹派人打听了一下这两人的底细,对他两人已颇为了解。

  二者,亢父的功曹、主簿都不肯留任,功曹近类后世的组织部长,管的是人事,主簿如前所述,类同后世的秘书,俱是重要的职位,县寺中不能没有功曹、主簿。

  於是,曹幹笑与他两人说道:“你俩适才说久闻我之威名,这话我不管你俩说的是真、是假,却苏先生的确是已久闻你两人之名,深爱你两人之才,因苏先生刚与我商量了下,打算委任二君一为功曹、一为主簿。只是不知,君二人愿否?”

  这两位曹掾为何肯留任?

  一方面,是他俩看出来了王莽的政权只怕是将不能长久;再一方面,他俩也正是想借此“机会”,在“仕途”也好、“富贵”也好上,能够大大的迈进一步。

  “功曹”、“主簿”的分别委任,恰恰是合了他俩的愿景。

  这两人俱是大喜,再度拜倒,同声应道:“郎君、县君令下,小人等焉敢不从尊令?”

  “县君”的尊称都说出口了,此两人甚是知情识趣。

  苏建掐着胡须,由着“县君”二字在耳中回荡,极是美滋滋。

  回想此前在荏平县为吏时,多年不变的任劳任怨、不被让人重视;再回想被田武等抓到义军中,成了肉票时的担惊受怕、度日如年;却再瞧瞧眼下,他苏建,居然也能当上一县之令了!

  “县君”二字,回荡耳中;万千感慨,起伏心头。

  被高长、田武等放了以后,发现家乡已不得回,不得已,被迫再回义军的这个选择,如今看来,——至少截止到目前为止,倒似乎是选择对了。

  苏建下到院中,把集曹、金曹两个曹掾扶起,笑道:“确如郎君适才所言,君二人之名,我早闻之,慕之已久。有了君二人为我的左膀右臂,这亢父县城,就好治矣!”

  曹幹顾首,与张适对视了眼。

  张适轻轻摇了摇头,又轻轻点了点头。

  曹幹了知其意。

  “摇头”也者,是他不欲向这院中的二三十个亢父县寺的留任吏员讲话;“点头”也者,是同意苏建现在就可以把他的“第一把火”,公之於众了。

  曹幹遂请苏建回来,与他说道:“苏先生,你今天起就算走马上任,已是亢父的县令。你准备施行的第一桩政事,是不是今日就可公布,示於县寺诸吏、以及县中士民知矣?”

  “那我就说一说?”

  曹幹摸着短髭,笑道:“请说吧。”

  苏建面向院中诸吏,挺起胸膛,尽量拿出威武的姿态,大声说道:“亢父的民情,我大多尚不熟悉,但有一点,我已是非常知悉。即是亢父县内,盗贼众多!我知道咱们县中的士民,俱是久以苦盗贼之患。莽逆任命的前任县宰,不以百姓为念,唯以贪剥为要,我苏某人与他不同!不义且富贵,於我如浮云哉!贪贿所得之财,是再脏不过的东西!我是绝不会……”

  前几句话说的还像模像样,说着说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