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此正取胜之时(四)_赤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此正取胜之时(四)

第(2/3)页

双股战栗,被吓得面无人色,此等之人,能有资格被称为勇士么?真正的勇士不是这样的人,是冒着战死的危险,却依然能够服从命令,迎着敌人的箭矢等打击,勇敢无惧的人!

  “如此,下午第一波攻势,就劳请任大兄曲了!”

  昨天,曹幹可以不上阵,部曲的伤亡已经不小,今天他必须要亲自上阵才行。

  前世虽无带兵的经验,去年下半年起事到现在,一直身在军旅中,最初是耳闻目睹,旁观高长、董次仲、刘小虎、刘昱、陈直等是怎么带兵的,从他们中学习正确的办法,吸取错误办法的教训,然后自费县起,被任为曲军侯,有了自己的部曲,开始掌兵,时到如今,通过亲身的学习、体验,加上前世虽无带兵经验,却有那支英雄部队的将领是怎么带兵的听闻,结合到一起,曹幹初略地已有了自己在带兵这块儿上的认识,以及具体该怎么做的一些办法。

  大要言之,他总结出了三个带兵的原则。

  一是军纪,二是打造共识,以凝聚军心,三是以身作则。

  带兵,需要军纪,军纪是根本。

  但只有军纪远远不够,军纪以外,还得有政治上的共识,需要尽力地用各种办法改造、提高部曲的政治思想,从而促使部曲在政治上形成共识。真正凝聚人心,真正可以使部队做到胜而不骄、败而不散,虽处艰难困苦,依然能够奋勇战斗的不是军纪,是政治上的共识。

  军纪、政治共识再此外,要想带出一支如臂使指、不怕牺牲的部队,还需要什么?

  需要军官、将领们的以身作则。

  所谓“以身作则”,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平时吃穿用,需要与战士们相同,不搞特殊化;一个是遇到打恶仗、硬仗之时,不要喊“给我上”,要喊“跟我上”。

  大家都是爹妈生的、肉长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大家也都相同,凭什么平时军官们吃香喝辣,而到打仗时,只让战士们驱前牺牲?如果这样做的话,即使在严厉的军纪的约束下,能够驱用部曲一次、两次,次数多了,遇到败仗,必然就整部崩溃,如鸟兽散矣。

  曹幹总把他说的一些话,托言是苏建所教,这当然是假话,但他也确实从苏建处听来过几个古代名将的故事。他发现,古代如吴起等这样留名后世的名将,其实在治兵的时候,大多也都是在按照这三个他琢磨出来的原则在治兵的,军纪、凝聚军心、以身作则,皆是一个不缺。

  话说回到他今日必须要亲自上阵才行,其缘故,即是正在於此,在於三个原则中的第三个。

  战士们的伤亡很重了,要想把战士们的士气鼓舞起来,继续作战,就必须他亲自上阵才行了。

  因是,今天上午的第一波攻势,他亲自上,中午前的最后一波攻势,也就是上午的第三波攻势,在与任躬说完话,得到了任躬的答应,下午第一波攻势由任躬曲上后,他接着亲自上!

  城西护城河外。

  轮替下来休息的郭赦之屯和刘平、张骜两队的部曲坐在地上,望着曹幹再次亲引兵士,攀梯勇上,虽是两屯战士刚攻过一轮,各有伤亡,没有伤亡的也颇疲惫,可不禁的,却还都是大声呼喊,举挥着矛、刀等兵器,伴着鼓声,为曹幹助威,“曹郎”、“曹郎”之呼,响彻城西!

  任躬失色,顾视左右数人,说道:“诸君,料能堪如曹军侯乎?”

  堪如曹幹什么?他没说。然他左右的这数人,皆能知明其意。

  不外乎是能不能堪如曹幹这般的勇敢,能不能堪如曹幹在其部曲中这样崇高的威望?攻城一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