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城中却无动静
第(2/3)页
,箭矢的稠密亦远不如也!这种情形下,却今日攻城,南城墙居然与西城墙一样,无有丝毫进展!大率,岂不可疑?而又刘、谭二从事所部一退,董从事部跟着也便退了。刘、谭之退,系因兵溃,南城之退,是为何故?”
为挑拨董宪、力子都之故,杜俨要求南城墙的守卒“网开一面”,铁擂车此物虽是在南城墙备了一个,以防万一,但在今日守城时,南城墙的守卒确乎是未用此物。南城墙守卒的反抗不激烈,董宪已与力子都生了离心,出於保存实力起见,他当然也不会催动部曲卖力攻城。和西城墙的惨烈战况较之,今天上午这一仗,南城墙这厢打的可以说是“彬彬有礼”。
力子都在观战时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
这会儿闻得王丹此言,他说道:“不错!今个儿攻城,董宪心怀二意,着实可恼!来人!把董宪也给我叫来。”
王丹说道:“大率,诚如大率所言,董从事或是心怀别意。因以在下愚见,便是将他召来,大率面责斥之,恐怕作用也不会太大。”
“公对此必是已有对策?”
王丹说道:“斥之再厉,不如一士持刃以胁。明日攻城之际,大率何不遣督战队三支,分以亲信领之,督城西、城南?凡怠战不进者,悉斩之!如此,董从事部,并及明日攻城西部,就一定都会勠力向前了!”
——也不知董宪在派王贤督战刘昱部攻南成时,有没有想到他也会有被督战的这一天?且也不必多说。只说王丹之此建议,力子都深以为然。
他说道:“本意今日就遣督战,只是刘昱、谭襄败之太快,使我督战不及。好!明天就用王公此策,遣督战三队,分督西城、南城,敢有不进擅退如今日者,斩之!”
王丹说道:“大率,杜俨劲敌,又连胜两场,守卒士气正高。此际非得严刑峻法,才能迫令部曲向前。在下愚见,只不进者斩,还不够激励部曲杀敌的勇气。”
力子都问道:“公还有什么别的建议?”
王丹拈着胡须,冲季猛笑了笑,说道:“军师熟读《尉缭子》,当知《尉缭子》中有言……”转回向力子都,说道,“若兵士负伤而无斩获,是战之不力,当斩!又言,若军吏阵亡,而敌无军吏阵亡,是部曲皆罪,战后俱斩!又言古代善用兵者,十个兵卒杀掉一个,乃能令行军中。大率,在下愚见,此数条兵法之言,明日不妨也可用之。”笑问季猛,“军师以为何如?”
季猛的眉头皱了一皱。
王丹说的这几条,的确是出自《尉缭子》,但他对这几条的理解有偏差。
比如士兵负伤而无斩获、军吏阵亡而敌人无有同等级的军吏阵亡这两条,主将心狠些的话,把之用在野战时倒是可以,但攻城的时候,怎么能用?野战的时候,士兵受伤了,在“无斩获就被处死”这条军法的促使下,可以不顾生死地扑上去与敌人拼命,以图求得一条活路;可攻城的时候,攻城的兵士在城下、在云梯上,负了伤后,他就是想和敌人拼命,他也摸不着敌人。“军吏阵亡而敌人无有同等级”此条,亦是同理,一样也是不适用於攻城战中。
如果说前两条还只是适用不适用的问题,“十个兵卒杀掉一个,乃能令行军中”这一条,就完全是王丹理解错误的问题了。《尉缭子》关於这句的原话是:“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士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