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二章_养狼为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第(2/3)页

师,要说到做到哦。”

        自打关系好起来后,宁倦很少对陆清则真的生过气,鲜有的几次,也是关心陆清则身体,故意拉着脸唬人,要么就是故意撂脸色,想讨陆清则的几句哄。

        看垮个冷脸的小皇帝终于舒展开眉目了,陆清则也微微放了心,注意力拉回来,想回对面去坐着。

        刚走了一步就被宁倦单手拦腰摁了回去。

        少年天子神色自若,语气诚恳:“马车颠簸,老师还是坐我身边吧,免得又摔了。”

        陆清则也确实不想再摔了,他这身骨头皮肉都脆弱得很,碰一下都会乌青,再多摔几下,怕不是要散架,于是老老实实坐下来,认认真真提建议:“果果,不如推行一下马车里的安全带吧。”

        宁倦的表情里涌上了茫然:“那是什么?”

        “把带子扎在马车上,坐下后就能斜捆下来,固定住身体。”陆清则大致比划了一下,痛定思痛,“这样以后坐马车,就算再颠簸,也不会摔飞出去了。”

        越讲越觉得有必要。

        简直造福全体人民。

        “……”宁倦沉默了下,把手里的账本递过去,和颜悦色问,“老师要看看吗?”

        陆清则欣然颔首,翻开账本,就把安全带抛到了脑后。

        宁倦靠到窗边,两指掀开帘子,不动声色地朝外面递去个眼神。

        接下来的一路,意外的平平坦坦,没再颠簸个不停。

        回到下榻的官署,骑马当先的郑垚暗戳戳扭过头,就看到少年皇帝先下了马车,亲自将陆清则扶了下来。

        果然啊,师生吵架,床头吵架床尾……嘶。

        意识到自己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形容词有多大逆不道,郑垚猛地打了个寒颤。

        幸好没脱口说出来。

        他决定回去多读点书。

        宁倦扶着陆清则下来了,看向郑垚,将账本递过去:“拿着这个,去审赵正德。”

        陆清则在路上将这本私人账本匆匆翻阅了一遍。

        赵正德记账记得仔细,根据他的记账,也能大致推测出来他的一路官途,看得出他不过小鱼小虾,账本里接触的最高级别,也只是潘敬民。

        之前赵正德在潘敬民的衬托下,赵正德不怎么起眼,毕竟抓的人太多了,一时都没来得及审他。

        潘敬民还期待着卫鹤荣得到消息,来捞一把自己,目前仍死咬着不松口。

        但以赵正德为突破口,应该会容易许多。

        郑垚正心虚着,忽然被叫,汗毛都竖起来了。

        听清了命令,他顿时大喜,领了命令,摩拳擦掌地去提审赵正德。

        潘敬民那死胖子脾气硬得惊人,几日没进展了,死磕下去他就该被问责了,好在这下找到突破口了。

        林溪记挂着养母病情,还得赶紧去告诉于流玥情况,也跟着先一步进了官署。

        候在官署外的禁军随即上前来报:“启禀陛下,长顺公公差人来报,再过两刻钟,便能抵达集安城了。”

        长顺和陈小刀不仅人来了,还带着满满当当的粮食。

        皇帝陛下亲口要粮,江浙那班子再怎么不乐意,也只能老老实实呈上来。

        整整五万石粮食,陆陆续续押送到受灾的各府,一车车粮草,在路面上压出沉重的辙痕,马车进城之时,路过了城外几日之间拔地而起的大片大片安置所。

        安置所分区明确,士兵把守,井然有序,也让灾民暂时有了个休养生息的住所。

        不过尽管宁倦保证过,不会让他们再挨饿,但这些灾民在潘敬民手上过了一遭,对朝廷的信任十分淡薄,心底对过分年轻的陛下,难免抱有几分怀疑——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呀?

        但看着这几十辆押送着粮草的车进了城,每个人的心底,忽然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陆清则听到消息,脚步一顿,便没急着回去。

        他侧影单薄,风稍大点,都怕把人给吹折了,宁倦看着都揪心,侧身给他挡着风,不太乐意:“老师等他们做什么,外面太阳大,随我先进去吧。”

        “有墙遮着呢。”陆清则望着城门的方向,随意道,“你先去处理公务吧,我再等会儿,长顺和小刀应该就要到了。”

        宁倦只好在心里把长顺和陈小刀分别骂了一遍,耐着性子跟陆清则一起等着。

        没多久,整齐的队伍从城外辘辘而来,长顺和陈小刀神神气气的,骑马当先,在禁军的保护下,行至官署前。

        俩人本来还凑到一起嘀嘀咕咕不知道说着什么,见到宁倦和陆清则,愣了一下,赶紧下马行礼。

        长顺没想到陛下居然会特地在门口等着自己,感动得眼泪哗哗:“陛下,奴婢与陈管家不负重托!”

        ……

        宁倦懒得解释这个误会,平淡地“嗯”了声:“起来吧。”

        带来的粮食需要清点一番,再归入仓库,等待施粥发放给灾民。

        这项工作不需要宁倦和陆清则亲自动手,交由下面的人来处理就行。

        陈小刀起了身,立刻三两步蹭到陆清则身边,担忧地问:“公子,我听说你们来江右时,局势颇为凶险,公子有没有受伤?”

        “没有。”陆清则笑着打量他,“倒是你们,在江浙那边周旋,颇为辛苦吧?”

        虽然找了冒牌货顶着,但要瞒过卫鹤荣的人以及江浙的地方官,还需要长顺和陈小刀打配合。

        这俩一个机敏,一个擅长人际往来,在要粮这件事上应该也出了不少力。

        讲到这个,陈小刀就有的聊了,小嘴一叭叭,话匣子就打开了。

        陆清则这边活泼欢快,宁倦就没那么轻松了。

        长顺一到,带来的除了粮草,还有江浙那边的消息,因为赵正德一事牵扯出的后续也等着他处理。

        陆清则看他望来的眼神幽幽的,忍不住笑道:“又不是全让你一个人干活了,晚点我再来陪你加班。”

        宁倦的脸色这才缓了缓,无声地剜了眼蜜蜂似的围在陆清则身边转来转去的陈小刀,颇为不甘心地拎着长顺往书房去。

        陆清则和陈小刀边走边聊,听他眉飞色舞地描述在江浙的见闻,以及他是怎么智斗临安上下官僚的,讲得绘声绘色,十分引人入胜。

        身后虽然没人跟着了,但陆清则很清楚,宁倦派了暗卫守着他。

        他扶了扶面具,回眸瞟了眼,也不确定人在哪儿,不过看来每天靠得太近,保持着一段距离。

        陈小刀也偷偷左右瞄了瞄,依旧一副谈笑风生的样子,声音却低了三分:“公子,我在江浙见到你说的那个人了。”

        陆清则的眸光动了动:“如何?”

        离开江浙之前,他拜托陈小刀帮他注意一个人。

        段凌光。

        那个原著里率兵围城,最终耗死了暴君宁倦,推翻大齐,建立新朝的主角。

        “我和段家的门房搭上话,打听了一下,这位段二公子吧,”陈小刀挠挠脑袋,“平时就喜欢游湖听戏,逛街遛鸟,闲情逸致来了,还会写点艳词传唱,很得歌女追捧,但除此之外,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了。公子和他有什么渊源吗?”

        他记得公子也是出身临安吧?

        陆清则摇摇头。

        按照原著的发展,这时候的宁倦还在京城忍辱负重,蛰伏着等待夺权,而主角则因为继母恶毒强势,藏拙假装闲散纨绔,忍而不发,深藏不露。

        虽然他已经拧正了宁倦的发展轨迹,不会再出现原著里暴君的酷厉统治,但对这位原著主角,陆清则始终怀有几分忌惮。

        毕竟他家小果果在原著里是妥妥的大反派,与主角天生气场不和。

        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原著之力,重新推动一切?

        等江右这边事毕,他还得亲自去见见这位段二公子,确定一下他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