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3章收稻子,打谷
第(2/3)页
也不用担心打谷跟不上水稻的成熟速度了。
“哥,真有那么好用?”
王连情不自禁地直起身子,看向打谷机旁边的一幕。
“你看我的速度,怎么可能不好?依我看,别说二百文,就算是五百文,也值了。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省去两个苦力了。”
王浚笑得很真诚,充满了对未来的自信。
……
“启禀王爷,这里是梧桐村的水田,种植的都是南洋水稻。这里有九成以上的农民,都是从关中迁徙而来,他们适应得很快。”
这几天,李想带着武媚娘四处游玩。
刘谨也没有闲着,四处打听襄阳附近的水稻种植情况。
“关中距离这里并不远,有了这几个人的带头,明年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到时候,朝廷再把重心转移到南方,汉江一带的水稻种植就会更加的繁荣。”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李想的嘴角也扬起一抹笑意。
大唐的粮荒,虽然还没有完全解决。
不过,现在天下太平,只要肯努力,平民是不会饿死的。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是极大的提升。
“王爷说的没错,还有一件好事。观狮山书院的格物学院的学生,在梧桐村附近发现了一处磷矿,已经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试验性的开采,准备用来种植今年的晚稻。”
梧桐村是关中的移民聚集地,所以刘谨对这个村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路上,只要遇到观狮山书院的学生,李想和刘谨都会找他们单独谈一谈。
“发现磷矿了?大唐工业有没有派人来建工坊?”
此言一出,李想顿时来了兴趣。
刘谨:“发现矿产的学生姚盛已经给我写了一封信,大唐工业那边应该很快就会派人过来了。”
大唐工业是许敬宗在李想的授意下,专门成立的一家工厂,主要经营工业项目,属于观狮山书院旗下的企业。
但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校办企业,将来却是大唐最庞大的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