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71章两个尚书来耕田
第(2/3)页
了。”
李想笑了笑,看着戴胄和阎立德还在消化着眼前的惊喜。
刚刚收割完的土地,并不是特别的坚硬,在翻土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片片的黑色,给人一种肥沃的感觉。
渭水之畔的农田,可以说是整个大唐最为富饶的土地。
一名老者正拿着一把造型奇特的犁头,在田里翻土。
毫无疑问,这人正是工部尚书阎立德。
阎立德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东西对大唐的影响有多大。
虽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入宫汇报这个好消息,但阎立德还是脱了鞋,挽起裤腿,开始犁地。
堂堂工部尚书,居然也懂得耕地!
这一幕,着实让李想有些意外。
按理说,阎家应该是名门望族,从小就锦衣玉衣玉食才对。
“哈哈,很好,很好。”
阎立德一边赶着牛,一边哈哈大笑。
就连额头上都是汗水。
戴胄也不示弱,挽起裤腿就往下走。
两个人一个开着传统的犁头,一个开着新式的犁头,在田地里忙活了一段时间,两个人都感觉到了不同,信心大增。
“燕王殿下,非下官夸大其词,新犁一出,足可抵千军万马。”
一炷香的时间后,阎立德气喘吁吁的走回田垄边。
李想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两位尚书,心中也是一阵感动。
大唐之所以能有贞观之治,靠的不只是李世民的治国之道,更重要的是,有这么一群忠心耿耿的臣子。
纵观历朝历代,能如贞观年间这般名臣辈出的,还真不多见。
“阎大人谬赞了,本王这次请二位大人来,主要就是想跟二位大人,讨论一下新式耕犁的推广之法。再好的宝物,用不上,那也是白搭。”
推广耕犁,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李想根本没心思去做。
但是曲辕犁的意义非同一般,尽快推广开来,大唐的粮食生产将会提高好几倍。
李想还想多酿一些五粮液,从草原上赚一笔。
戴胄:“王爷放心,下官这就入宫,保证明年关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