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_李坏李长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1章

第(3/3)页

官与皇上商议之后,给参战所有武将加爵。

        而边关外将任命最大的变动有几个。

        首先是戴罪立功的杨洪昭,任节辽东辽西路节度使,权领辽西军政事务。

        而辽东方面由原平州守将固立川出任辽阳府团练使、辰州军指挥使,指挥管理辽阳府,辰州驻军,提防东北金国残余党羽。

        谢临江出任辰州知州,至于中兴府、辽阳府行政官员则从南方燕山府、真定府、河间府官员中抽调。

        随后便是大同府,大同府是燕云十六州中最重要的一州之一。

        十六州西面大同,东面幽州,是最重要两个州,也分别是东西屏障,当初石敬瑭出卖十六州之后,往后四百年,中原王朝才终于收回,足见其险要。

        前几年幽州收回,由魏朝仁把守,如就大同也收回,必须安排得力之人才能放心。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折惟忠。

        因为杨文广和折惟忠收回的大同府,说明两人都有能力,而杨文广已经是太原知府,三交军事指挥使,掌管太原及其北面重镇的行政军事权力,管的已经够多了,朝廷顶多在官爵上再加封赏,实权不太可能再给。

        而折惟忠只管府州军事,府州只是西北一个镇,折家军虽然常年和夏国人,和辽国人打战,骁勇善战,但其实在编军人并不多,因为府州贫瘠,养不起那么多军人。

        所以折家军不比太行山以西的杨家军,更比不了太行山以东的关北军。

        而折惟忠是个难得人才,可堪大用,在西北守着一个小县城浪费了。

        不过这本来是光宗耀祖的大好机会,折惟忠自己反而有些为难了,他本来是党项人,根就在西北荒原,日子再难,祖祖辈辈早习惯了,故土难辞,一下把他调到大同去。

        李长河有些明白他的相法,随即也出来帮忙说话,随后推进了辛赞为大同府知府。

        众人都有些忧郁,他们赞同辛赞能力,可对辛赞的忠诚度都保留态度。

        而李长河有先天优势,所以明白辛赞其人,大概率是靠得住的。

        在场众人都到了一定分量,有发言权,但他的分量无疑是最大的,李长河支持辛赞,那几乎就要一票通过了。

        不过为增加保险,众人又建议在大同南方的朔州独设一支新边军,当地招募训练,常驻十营人马,推荐此次大战中禁军岭捷军二厢都指挥使慕容燕为指挥使,协助辛赞。

        说是协助,其实就是不放心。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