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为逝去的冤魂发声_文豪19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0章 为逝去的冤魂发声

第(2/3)页

好莱坞的三线影星,纯纯是靠着演技熬出来的。

        其他如饰演兰书的江珊,饰演拉贝助手韩湘琳的梁家辉,包括饰演朝香宫鸠彦的香川照之等日籍演员,在电影中的表现都非常亮眼。

        谢靳拍的这一版《拉贝日记》,整体水准要比原版《拉贝日记》高了不少。

        电影以约翰·拉贝的视角观察和记录南京大屠杀,而非以约翰·拉贝为绝对主角的处理方式,在上映之后也显现出了比原版更加贴合中国观众的艺术感染力。

        在7月25日大规模上映当天,《拉贝日记》几乎占据了燕京丶沪上丶广州丶杭州等国内各大城市电影院的全部排片。

        电影上映前的宣传也带动了观众们的观影热情,电影院里人头传动,所有的当天票都被一抢而空,上座率居高不下。

        仅仅3天时间,《拉贝日记》便豪取近3000万票房,打破了中国内地的多项影史记录。

        创纪录的票房表现得益于电影的宣传,但更重要的是观众口碑。

        电影院里座无虚席,走廊里丶进出口都站满了人,很多人没有买到票,宁愿花钱买「站票」,只为了看看《拉贝日记》。

        这些观众们或坐或站,不发一声,默默的看着电影,没人在乎身旁的拥挤和浑浊的空气,他们只顾着把眼晴牢牢的盯在银幕上。

        也不知从哪一刻起,银幕上那微弱的光线映衬着底下的观众每个人眼中都是晶莹的泪花。

        最开始这还只是一少部分人默默的流泪,到后来终于有人抑制不住抽泣声,哭声一起,仿佛会传染一般,整个放映厅里变成了眼泪的海洋。

        电影上映前,几位领导所担心的血腥镜头会给观众带来不适的问题在观影过程中确有发生,但那只是少数情况。

        画面所带来的不适在民族苦难丶历史屈辱面前实在算不了什么,反而更激发了观众们对日本鬼子的同仇敌气。

        「我这一辈子看过不少电影,从来没流过泪,但看了《拉贝日记》我忍不住流泪了。

        我老家就是南京的,我叔叔丶婶婶丶姑父丶姑母25口人都死在了南京大屠杀当中!

        小日本,我***!

        有朝一日,一定要叫这些畜生血债血偿!」

        《拉贝日记》所引发的观影热潮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一场电影放映结束后《燕京日报》的记者拦住了年过花甲的老人。

        老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这无疑是对《拉贝日记》最高的褒奖。

        当然,这段话在见报后被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加工。

        「..首都电影院里挤满了观众,哪怕是早场的放映也座无虚席。为了买电影票,很多观众甚至是提前两个多小时早起排队。

        这些观众满心期待的走进放映厅,又顶着通红的眼晴走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哀伤丶悲愤。

        一位年过花甲的观众在走出电影后动情的说,过去一百多年里中华民族受尽了屈辱,

        现在我们终于站起来了,必须要树立起民族自尊和自强意识,以史为鉴。」

        观众的眼泪和好评,媒体的报导与称赞,让《拉贝日记》就像是一颗在人们头顶引爆了的氢弹,震撼了所有人。

        在这颗氢弹爆炸后的硝烟散去之时,所有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重塑。

        上映数天,《拉贝日记》引发了国内的观影狂潮,其产生的轰动性效应丝毫不下于当年的《高山下的花环》。

        为了这部电影倾注三年时间和心血的谢靳,也再次被媒体们捧上了神坛。

        媒体们判断谢靳最近几年来拍摄的作品,《赤壁大战》《鸦片战争》《拉贝日记》连续三部投资巨大的大片,都是既有史诗气度,又极具观赏性。

        兼具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双层追求,让谢靳成为了中国影坛宗师一级的人物,远远将同时代的导演们甩在了身后。

        即便是风华正茂的第五代导演们,在他面前也要黯淡三分。

        除了谢靳被捧上了神坛,默默在背后为谢靳保驾护航的林朝阳也成了媒体热议的焦点之一。

        所有人都明白,动辄上亿的大投资,依靠着中国内地的票房潜力,别说是赚钱了,回本都很难。

        一个不小心就是巨亏的局面,因为谢靳这些年的几部作品能够顺利投拍并取得成功,

        离不开林朝阳对他的信任和帮助。

        伴随着《拉贝日记》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两人的合作再次成为了媒体上的佳话。

        早在6月下旬,沪影厂有一部反映反腐工作的影片《生死抉择》上映,在事前谁也不看好的情况下,这部电影仅用了12天便取得了4400万的票房佳绩。

        《生死抉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政府包场,本来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这部电影应该拿到1.17亿票房,成为2000年的年度票房冠军。

        但《拉贝日记》的横空出世,直接打断了《生死扶择》的票房冠军之路,电影的票房定格在了8400万。

        至于本应该取得的另外3000多万票房,自然成了《拉贝日记》的囊中之物。

        2000年的夏天,比天气更火热的是《拉贝日记》,上映第13天,《拉贝日记》票房成功破亿。

        在各地跑了一圈路演的谢靳回到燕京,专门为《拉贝日记》的票房破亿搞了一场庆功宴,说是庆功宴,实际上还是为了宣传。

        庆功宴当天,来了全国各地上百家媒体,还有不少外国媒体。

        《拉贝日记》所涉及的「南京大屠杀」是个国际提议,虽然没有「辛德勒名单」那么大的名气,但也算是个热点新闻了。

        在庆功宴上,有记者关注《拉贝日记》的海外上映情况。

        「电影的海外发行由林氏影业发行,目前已经在香江丶湾岛丶新加坡和马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