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张曼议动樊崇谋_赤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张曼议动樊崇谋

第(2/3)页

当此之际,我徐兖诸部义军不可群龙无首,宜当共举一人为盟主,以能集结诸部之力,共抗莽军,从而避免我诸部被莽军各个击破,又若共举一人为盟主者,非大率不能居此任’的此议,非常之对!是以,我才冒昧的带着他,赶来拜见大率。”

  樊崇摸着胡须,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态,他想了片刻,说道:“张曼‘我徐兖各部义军近期声势大涨,声动东西,威震远近,东州骇畏,莽军恐将至’的这一判断,我也赞成。既然你们也都赞成他的这一判断,这一点咱就不多说了。但是,他随后提出的这个建议,……即就是董公刚又说到的‘当联合诸部,组成盟约,推举我为盟主’的此议,骄耭,我想来想去,不太合适吧?你觉着呢?佳卿、子谷、董公,你们也说说,你们觉得他这个建议合适么?”

  董宪没有想到,樊崇居然会觉得张曼的这个建议“不太适合”!

  数日前,张曼在祝其见到他,把这些与他说过,问过他的意见之时,他当时可是笃定的判断认为,樊崇绝对是会接受张曼的这个“举樊崇为盟主”的建议的。

  原因有二。

  一则,曹幹、张曼根据徐、兖现下的形势所做出的“莽军将至”的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他深表赞同;张曼所言之的“莽军若至,来势必汹,我徐兖义军分则恐败,合则必胜”的这一判断,他也是深表赞同,认为张曼说的很对。

  二则,既然“莽军将至”、“我徐兖义军分则恐败,合则必胜”的这两个判断都对,那就说明什么?说明以“共抗莽军”为由,而来组建这个徐、兖各部义军的联盟的话,爰曾、刘诩等等义军,十之八九,他们是都会同意的,亦即,这个“联盟”组成的可能性是非常的大!

  又既如此,“盟主”的位置,就不只是一句“空话”了,是实打实的将会成为徐兖诸部义军的“共主”了!——即便这个“共主”的权力,不会像真正的“主君”的权力那样大,可也是“主”呀!只要当上这个“盟主”,那樊崇在徐、兖的地位就会与而下截然不同。尽管说樊崇现已是徐、兖诸部义军中部曲最多、实力最强、名声也最大的一个义军领袖,可他现在终究还只是“徐、兖诸部义军中一部义军”的领袖,尚非是能够位居其余诸部义军领袖之上。

  换了他是樊崇,设身处地的来想,这样的好事,董宪那真是求都求不来!

  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却樊崇当下居然还在迟疑?会觉得张曼的这个建议“不太适合”?

  董宪简直搞不明白樊崇在想什么。

  徐宣却能理解樊崇的疑虑是在何处,他说道:“大率,你是不是担心别部义军,也许会不愿意结盟,或者不愿意拥大率为盟主?”

  杨音说道:“大率若是此虑,倒确也是不可不虑。力子都与我部已是盟友,姑且不言,这个建议是曹幹令张曼来向大率提出的,曹幹、刘昱两部也可姑且不言;唯是爰曾、刘诩、董次仲三部,咱们与他们之间素来来往不多,联系颇少,闻之,爰曾、刘诩此攻济南等郡,掳掠甚丰,他两部部曲已号称‘百万’,百万必是无之的,然加上董次仲部,他三部合计,一二十万的部曲总该是有。他三部现拥众如此之多,要想他三人拥戴大率为盟主,确然不会容易。”

  诸葛稚拈着胡须,说道:“依我看,也不见得会很难。”

  杨音问道:“哦?子谷,此言何出?缘何也不见得会很难?”

  诸葛稚说道:“我部兵锋现已进达汶水沿线,逄公与谢公现正一率兵围攻奉高,一率兵围攻梁父,奉高、梁父一下,汶水沿线之东岸地,便尽为我部所有。我部就将会与爰曾、刘诩两部的根基之地,卢县、肥城和东平郡的北部诸县相接。咱部与他两部之间的来往、联系,以前是不多,可是能想见得到,以后定然很多。那么,借着‘莽军将至,议立盟约’的机会,咱部与他两部勾通商量一下,说服他们,同意参盟,亦即非不可能之事,不会很难的了。”

  杨音说道:“说服他两部参盟,可能不会太难,但要想令爰曾、刘诩甘愿拥戴大率为盟主?子谷,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吧?”

  董宪忍不住了,说道:“有何难也!”

  杨音看向董宪,问道:“董公,此话怎讲?”

  董宪慨然说道:“论部曲人众,他两部加上董次仲部,就算是已有众一二十万,比之大率部何如?不及也!此一不难。爰曾、刘诩此次北攻济南等郡,为何能连战连胜?不是因为他两部能战,更大的原因是因为田况所率的青州主力,在青州东部与我部交战,无瑕去救济南等郡,是乃是其所以在济南等郡接连战胜、掳掠甚丰,实赖大率之力也。他两人对此焉会不心知肚明?此二不难。正如诸葛公所言,奉高、梁父一下,我部的地盘与他两部的根基之地就将接壤,论部曲,他两部没有大率的部曲多;论能战,他两部也远不如大率的部曲,这个时候,他两人敢拒绝参与大率牵头组的盟约么?他两人又敢不拥戴大率为盟主么?此三不难!”

  简言之,董宪的这一个“三不难”,就是一句话。

  便是爰曾、刘诩、董次仲的部曲不及樊崇多,而樊崇部的地盘将与爰曾、刘诩的老巢接壤,因料爰曾、刘诩、董次仲必也就不敢在此时此际违逆樊崇,不拥戴樊崇为盟主。

  如果把诸葛稚“勾通商量一下,说服他们”的此议,比作“王道”,用道理、德望来劝说爰曾、刘诩、董次仲;董宪的“三不难”,就有点“霸道”的意思了,妥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