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1章不以户来确认大唐的人口
第(3/3)页
的百姓统计在册,所得数据便已相当接近实情了。”
李想与唐俭二人,就此事的难易各执一词,争论起来。
“道理是如此,可一县之地,朝廷命官屈指可数,吏员的编制也是死的。想把如此繁杂的户情民况摸清楚,谈何容易?”
“这正是我要说的关键。想要政令通达,就必须先推行教化,让更多的人识文断字,进而提升吏员的整体素养。同时,也该是时候考虑,将一部分勤勉能干的吏员,正式纳入朝廷的官僚体系。”
“户籍清查之事,非一蹴而就。我们可以先定下一个章程,明年先试行一番,用一年的时间,大致摸清帝国的人口轮廓。再以五年为期,进行一次复查,届时得出的详尽数据,必能为陛下与诸公的国策大计,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
李想素来很少对大唐的官制发表看法。
即便先前设立市舶都督府、专利总局与警察总署,也巧妙地避开了与现有体制的正面冲突。
可今天,他这番话直接点明了各县官吏的编制与归属问题,无疑是踩在了所有人的心弦上。
自古王权不下县,朝廷的管辖网络,到县一级便是末梢。
听燕王这意思,竟是想从根子上动一动这千年不变的规矩。
无论前朝还是本朝,一县之地,朝廷任命的主官不过寥寥数人,指望他们事必躬亲,无异于天方夜谭。
因此,大量的胥吏、里正、乡长便应运而生,由各县自行辟除,食的虽是官府的俸禄,却终究是“吏”而非“官”。
既然同样是为国效力,为何不能给他们一个晋升的阶梯,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朝廷命官呢?
况且,如今各大书院的毕业生源源不断,若让他们立刻空降一县为长,或是直接进入中枢任职,既不稳妥,也难以服众。
反之,让他们从最基层的吏员做起,反倒是条绝佳的历练之路。
毕竟,只有这些胥吏,才是每日与平民百姓打交道,最熟悉乡里民情的人。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utian55.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